相關連結

跳到主要內容
目前顯示的是 2011的文章

緻密型乳房不可輕忽的定期檢查

C女士,54歲,每年皆有定期做乳房篩檢,檢查結果皆為正常,無發現異狀且沒有疼痛及不正常分泌物的現象,加上近兩年較忙碌,所以就沒特別抽空做乳房篩檢。前陣子因家人邀約一起至醫院做乳房X光篩檢,在乳房攝影及乳房超音波下發現異常,原本認為可能只有1公分左右大小,可以做保乳手術,但是經朋友介紹至北醫進行乳房專用磁振造影作進一步確認可否作保乳手術,結果除了發現一塊1.2公分大小的高度懷疑病灶,更在其周圍發現將近5公分的可疑區塊,醫師認為應該要進一步切片確認,切片結果確認範圍大到五公分區域,無法作保乳手術,要做左乳全切除,病理證實,左乳中有將近5公分的區塊其結果真為惡性…

您不可不知的乳房健康管理新趨勢

黃柏榮分析乳房保健新趨勢 【波士頓訊】 July 13, 2011, 6:00 am 2 次 在「您不可不知的乳房健康管理新趨勢」講座中,黃柏榮將介紹最新的乳癌健康管理知識、介紹僑委會補助國慶期間華僑健檢的最新消息。演講內容包括乳房生理及結構、乳癌的診斷與篩檢、乳房健康管理熱門話題、乳房緻密度、乳房美容、人工生殖與乳癌篩檢期間癌個案分享、乳房保健小秘訣等。活動免費公開。查詢可洽:(617)965-8801。 http://www.worldjournal.com/1785819/article-%E9%BB%83%E6%9F%8F%E6%A6%AE%E5%88%86%E6…

Crisco Hosts Taiwanese Breast Cancer Specialist For Screening Summit

Experts working to export Connecticut’s enhanced policies Taiwanese breast cancer specialist Dr. Pai-Jung Huang of Tapei Medical University Hospital speaks at a news conference in Hartford as Senator Crisco looks on. (July 5, 2011) Crisco Hosts Taiwanese Breast Cancer Specialist Fo…

護波窈窕一夏─ 減重也能預防乳癌喔!

炎炎夏日來臨,愛美的女生們也開始進行瘦身大作戰,準備穿上清涼的衣服,秀出自己姣好的身材。但是,您知道維持健康的體重,不僅能讓自己外表好看,還能降低罹患乳癌的風險嗎? 大型流行病學研究發現,肥胖的女性不僅罹患乳癌的機率較高,在乳癌的治療上也會受到影響,增加轉移與死亡的風險。

乳房腫塊一定是惡性嗎?

乳房腫塊一定是惡性嗎? 我的門診每次都會遇到因乳房痛或摸到硬塊而緊張地前來就診的女性,「我是不是長了腫瘤?」「會不會是乳癌?」「要不要開刀切掉腫塊?」這些問題往往讓女性朋友們擔憂不已。其實,大部分的乳房痛或乳房腫塊都是良性的,以下我就來為大家答疑解惑!

惱人的乳房鈣化點

「醫師,乳房攝影報告上說我有鈣化,到底是什麼意思?會不會得乳癌?」我的門診常有因乳房鈣化點前來求診的病人,大家對於鈣化點究竟是什麼往往一知半解,也因此心生恐慌,其實,乳房鈣化點大多是良性的,少部分是惡性,但若出現出現微小鈣化點時,也不可置之不理,應諮詢專業的醫師判斷是否需進一步檢查,甚至做病理切片。

乳癌治療像讀研究所

在我的門診常會遇到許多剛被診斷為乳癌的新患者,她們對診斷結果的反應不一,有的人是嚎啕大哭,有的人掩飾住內心的害怕強作鎮靜,有的人則選擇相信先進的醫學,把自己交給醫生。我對乳癌患者即將面對的歷程總是十分心疼,但作為醫師的職責之一,除了進行專業的治療外,其實也負擔了心理建設的任務。 我常會以唸研究所做比喻,用淺顯易懂的方式跟病人解說整個可能的治療過程。像念研究所一樣,乳癌的治療也要修很多不同的課程,包括手術、化療、放療、荷爾蒙治療等。此外,正如上課有不懂的地方會向教授請教,教授會根據大家程度或需求調整上課進度;在治療時遇到疑惑或問題也要時時與醫師討論,醫師會持續監控治療進度,…

乳房專用型磁振造影有助於避免篩檢期間癌

最近有幸拜讀了本人學長--中華民國醫用超音波學會理事長陳訓徹醫師發表在聯合報的文章,深有感觸,故在此呼應陳醫師之精闢見解。 陳醫師指出:“乳房攝影最大好處是可看到鈣化點,而鈣化點又是早期(零期)乳癌的重要表現。對於某些生長較快、沒有鈣化點的腫瘤,在豐滿緻密乳腺或年輕女性身上,無法偵測出來,因此就有所謂的「篩檢期間癌」。” 篩檢期間癌指的是在得到正常的乳房攝影篩檢結果後,於下一次定期篩檢之前,也就是兩次篩檢期間被偵測出來的乳癌。包含了以下兩種情況:(一) 遺漏性篩檢期間癌 (missed interval cancers):指篩檢時就存在、但因技術性或判讀因素而未被偵測出的…

術前就要讓腫瘤無所遁形

《乳房磁振造影適應症之術前評估篇》 L女士,46歲,一個月前摸到左乳有硬塊,在門診做過了乳房X光攝影及超音波檢查,發現左乳有一顆腫瘤,經切片證實為惡性,而右乳的影像並未發現異常。正好我服務的乳房健康管理中心有一研究計畫,可讓剛診斷為乳癌之患者於術前做一次乳房專用型磁振造影檢查,L女士表示願意參與此研究案,故前來做了進一步的乳房專用型磁振造影檢查。經檢查後發現,除了原本左乳的主要病灶外(大小為2.78*1.59*1.92),右乳又發現了兩顆較小的腫瘤。此結果也提供給將替L女士動手術的醫師參考,作為手術計畫的依據。醫師除了針對左邊乳房進行部分切除外,也手術取出了右乳的兩個病灶…

隆乳女性得了罕見的乳房惡性葉狀瘤

《乳房磁振造影適應症之—隆乳者篩檢、顯示病灶特點》 一名46歲的隆乳婦女經由整形外科醫師的介紹前來我的門診就診。在超音波無法確診、又因隆乳不適合做需要擠壓的乳房X光攝影情況下,醫師建議她進行乳房專用型磁振造影的檢查,赫然發現有一8公分大的罕見惡性葉狀瘤! 該名婦女於15年前動過矽膠袋隆乳手術,2年前摸到右乳有一小腫塊,由於不痛不癢,加上曾隆乳,不太確定自己摸到的究竟是腫塊或僅是由於隆乳造成,所以一直拖延,僅做了一些中醫療法。近來由於腫塊迅速增大,且乳房腫脹疼痛,懷疑是矽膠袋破裂滲漏,故至整形外科醫師處諮詢。整外醫師為她做了超音波檢查無法確診,遂將其轉診至我的門診,我建議她…

文章轉載翻譯----該重新思考您的乳房篩檢策略了嗎?

婦女朋友們應該都知道每年須做一次乳癌篩檢,但您可能不知道不同的篩檢儀器間有何差異,這衍生出了很重要的一個問題:怎樣的篩檢方式才能符合您的需求? 乳癌篩檢指的是無症狀婦女所做的乳房檢查,目的是要達到乳癌的早期診斷,而早期偵測正是成功的乳癌治療及病人復原之關鍵! 美國癌症協會建議40歲以上的美國婦女都應每年做一次乳房X光攝影檢查。然而,美國Wellness Lubbock乳房中心醫務主任周瑞蓮醫師(Dr. Lillian Chou)也提出,這個建議其實並非每個人都適用! 周醫師說:“了解乳房X光攝影對高危險群婦女來說是否有效十分重要,例如有乳癌家族史、乳房組織緻密、或有許多纖…

4旬婦手術前輔助性化療 保住乳房

一名43歲的吳姓婦女因左乳疼痛前來童綜合醫院檢查,發現罹患乳癌,由於腫瘤較大的緣故,一般外科主治醫師于家珩建議患者接受「手術前輔助性化療」,腫瘤縮小後再進行手術,成功的幫助患者保住乳房。 該院一般外科主治醫師于家珩說,患者因左乳疼痛來醫院就診,安排了乳房X光攝影及超音波檢查後,高度懷疑為乳癌,安排至乳房磁振造影室,由黃柏榮醫師進一步做乳房專用磁振造影以全面評估病情。檢查結果發現一個3.85x6.71x7.48公分大的腫瘤,經病理切片證實為「侵犯性乳癌」。經評估後,認為腫瘤較大若手術則必須切除乳房,因此手術前先使用化學治療,等腫瘤縮小後再進行乳房保留手術,以維持乳房的外觀。…

Are You Dense? 您是屬於緻密乳房嗎?

“ 乳房緻密度 ”是近來國際間對於乳癌篩檢的熱門話題,評估乳房組織的緻密度有助於建立個人化的乳房健康管理機制及建議其衍生的乳癌篩檢要領。 乳房密度指的是纖維腺體組織在乳房內佔的相對值,可被基因、荷爾蒙、環境等多種因素影響。根據研究, 婦女乳房密度>50%者罹患乳癌的機率為乳房密度<25%的3~5倍 ,因此乳房密度在乳癌的早期發現與治療上扮演了極重要的角色。 乳房密度可因多種因素而改變,例如年齡、身體質量指數(BMI)、孕育第一胎的年齡、荷爾蒙替代療法的使用等。BI-RADS (American College of Radiology Breast Imagi…

善用乳房專用型磁振造影 避免乳癌術後殘餘癌

案例一: Y女士,58歲,先前在某大醫院做過0.6cm大小的右乳侵犯性乳管癌切除性切片手術。術後至我服務的醫院做超音波檢查,外科醫師懷疑之前的手術清除得不是很乾淨,似乎仍有殘餘癌,範圍在1.66x1.40x1.33 cm3左右,但因影像不是很明確,醫師便將建議她進一步做乳房專用型磁振造影檢查,以看清殘餘癌範圍。磁振造影影像顯示: 以前次手術病灶為中心之殘餘癌範圍為2.96x4.45x3.14 cm3,除此之外,另發現一BIRADS 4及三個BIRADS 3b的病灶,需要進行病理確診及追蹤,並可見右腋下有淋巴結腫大的現象。 病灶一 病灶二 案例二: U女士,50歲,在某院…

以乳房專用磁振造影進行前置化療評估 成功進行保乳手術!

在乳癌的治療中,前置化療指在手術前施予的化療. 其目的在於在手術前縮小腫瘤使手術能順利施行,並提高手術成功率,或藉以保有乳房組織可以直接重建,這樣的治療方式可以減少患者對身體外觀改變的衝擊,並增加患者對手術的接受度。但進行前置化療也有一些須注意的地方,它會延遲病人接受主要治療的時間,所以一定要確定它有好的效果,不容許病人在接受前置化療期間病情惡化。且有些病人因為對化療的反應非常好,所以打完的時候很難找到腫瘤的痕跡,因此會造成進行主要治療的困擾。 一位43歲的女士因左乳疼痛兩個月前來醫院就診,外科醫師安排她做了乳房X光攝影及超音波檢查後,高度懷疑為乳癌,醫師便將她轉診我的門…

黃柏榮醫師在台視健康俱樂部節目開講了!

黃柏榮醫師應邀參加台視健康俱樂部節目錄影,節目主題為乳癌與乳房相關資訊的衛教宣導,歡迎有興趣的朋友點撥觀看,相信可解決您不少的疑問! 若有任何乳房相關問題,歡迎致電黃醫師服務的耕莘乳房健康中心:(02)22199100、童綜合醫院乳房MRI室:(04)2658-1919轉6610或4570、奇美醫院乳房健康中心:(06)281-2811轉57536諮詢喔!

磁振造影檢查乳癌 不會壓破鹽水袋

記者歐素美/台中報導 34歲吳姓婦人接受隆乳手術後發現左乳有明顯硬塊,但因傳統的乳房X光攝影檢查需擠壓乳房,可能造成鹽水袋破裂,因此她改到童綜合醫院接受乳房專用的磁振造影掃描,確定罹患乳癌。 童綜合醫院醫師黃柏榮表示,吳姓病患在隆乳前就曾發現左乳有硬塊,但因她本身很瘦,所以不以為意,仍在其他診所接受隆乳手術。 不料隆乳後硬塊更明顯,她才想起母親也是乳癌患者,趕緊到醫院接受乳房超音波檢查,不過影像不夠清晰,醫師建議接受乳房X光攝影進一步檢查。 但吳姓病患擔心乳房X光攝影檢查會擠壓乳房,造成鹽水袋破裂,經整形外科醫師建議才到童綜合醫院,接受乳房專用磁振造影掃描…

婦人隆乳 意外發現罹患乳癌 黃醫師提醒: 定期檢查才是王道

一名34歲婦人擁有令人稱羨的苗條身材,因希望有豐滿的上圍而進行隆乳手術,術前意外發現左側胸部有硬塊,隆乳後硬塊更明顯,經乳房專用磁振造影掃描檢查發現罹患乳癌,所幸及早發現、及早治療;近年來乳癌有年輕化趨勢,提醒女性愛美也要愛自己,別輕忽身體警訊,定期接受檢查。      童綜合醫院黃柏榮醫師表示,病患曾自我檢查發現左側乳房有一處硬硬的,但不痛不癢而不以為意,直到隆乳後硬塊摸起來更明顯才就醫,經超音波檢查發現異常,由於她做過鹽水袋隆乳,影像並不是很清晰,醫師建議進行乳房X光攝影,她因擔心擠壓乳房,後來在整型外科醫師建議下接受乳房專用磁振造影掃描。      經檢查發現其左邊…

隆乳後要如何做乳房檢查呢?

擁有令人稱羨的身材,是眾多女性共同的目標。一名34歲年輕貎美的婦人,擁有令人羨慕的苗條身材,但她還是覺得不夠完美,希望能有豐滿的上圍,在老公的支持下她決定進行隆乳手術。就在隆乳手術前她意外的發現左側胸部有硬塊,待隆乳後硬塊更明顯,趕緊做「乳房專用磁振造影掃描」檢查,發現罹患「乳癌」,所幸及早發現及早治療。

不只是旖旎風光 更要看到健康的未來-- 一起認識國際醫療旅遊(下)

本人的國際醫療心得,發表於宏觀週報第841期! 宏觀週報20110223露出.jpg

美波之外如何護波?

瘦身、豐胸、美容一舉多得的自體脂肪隆乳— 美波之外如何護波? 自體脂肪隆乳 由於形狀比較自然且質感真實,摸起來就像真的乳房一樣柔軟而富有彈性,還兼具雕塑體型身材的效果,因此近年來逐漸盛行。原本令大家嫌惡的 ‘脂肪’,搖身一變成為兼具豐胸、瘦身、微整形功效的寶貝。 儘管乳癌的發病率增加,然而它的存活率也提高了,更多的婦女在乳房全切或部分切除後可以活得更久。除此之外,由於基因檢測技術的進步,衍生出新的需求:有些女性當被檢測出BRCA1和BRCA2基因突變呈陽性時,選擇以預防性乳房切除的方式來保護自己的健康。這些婦女由於在乳房切除後有較長的存活期,為了美觀及建立…

不只是旖旎風光 更要看到健康的未來-- 一起認識國際醫療旅遊(上)

本人的國際醫療心得,發表於宏觀週報第839期! 宏觀週報20110209露出.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