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5月21日 星期六

術前就要讓腫瘤無所遁形

《乳房磁振造影適應症之術前評估篇》

L女士,46歲,一個月前摸到左乳有硬塊,在門診做過了乳房X光攝影及超音波檢查,發現左乳有一顆腫瘤,經切片證實為惡性,而右乳的影像並未發現異常。正好我服務的乳房健康管理中心有一研究計畫,可讓剛診斷為乳癌之患者於術前做一次乳房專用型磁振造影檢查,L女士表示願意參與此研究案,故前來做了進一步的乳房專用型磁振造影檢查。經檢查後發現,除了原本左乳的主要病灶外(大小為2.78*1.59*1.92),右乳又發現了兩顆較小的腫瘤。此結果也提供給將替L女士動手術的醫師參考,作為手術計畫的依據。醫師除了針對左邊乳房進行部分切除外,也手術取出了右乳的兩個病灶,發現其中一個為良性的纖維腺瘤,而另一個竟是侵犯性乳小葉癌!

以下圖片為L女士乳房專用型磁振造影的影像




圖一:左乳的侵犯性乳管癌病灶




圖二:右乳新發現的病灶,切片證實為良性纖維腺瘤




圖三:右乳新發現的病灶,切片證實為侵犯性乳小葉癌




圖四:雙乳病灶透視圖,並可見左乳腋下淋巴腫大



侵犯性乳小葉癌指的是起源於乳腺小葉、並已突破小葉壁開始侵襲乳腺組織的惡性腫瘤,它是除了侵犯性乳管癌之外第二常見的乳癌類型,約占侵犯性乳癌的10%。下圖為侵犯性乳小葉癌的發生部位示意圖。




侵犯性小葉癌可能不會引起任何症狀表現,且由於它的腫瘤細胞常以線狀模式向周圍結締組織中擴散生長,而不是形成腫塊,因此以乳房X光攝影做篩檢時常不易發現。在此案例中,L女士的乳房X光攝影結果並未發現右乳小葉的異常腫塊,再加上報告顯示L女士為緻密型乳房,更減低了乳房X光攝影的敏感度。臨床上常可發現因保乳手術未切除乾淨、或術前有隱匿的乳癌未被發現,導致乳癌復發,必須重複動手術的案例,在現今乳癌發生率節節高升之時,L女士的故事不但提醒了我們術前檢查評估的重要性,也反映出採用敏感度較高的儀器來做篩檢,對擁有緻密乳房的女性或較難診斷的乳癌類型來說更形重要!

Related Posts:

  • 文章轉載翻譯----該重新思考您的乳房篩檢策略了嗎?婦女朋友們應該都知道每年須做一次乳癌篩檢,但您可能不知道不同的篩檢儀器間有何差異,這衍生出了很重要的一個問題:怎樣的篩檢方式才能符合您的需求?乳癌篩檢指的是無症狀婦女所做的乳房檢查,目的是要達到乳癌的早期診斷,而早期偵測正是成功的乳癌治療及… Read More
  • 磁振造影MRI臨床應用現況與展望(上)在2010年10月26日舉行的高階醫學影像診療醫材產業發展研討會中,邀請到了臺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乳房健康管理中心醫務主任黃柏榮 醫師擔任演講嘉賓之一,以一個外科醫師的角度談MRI的臨床應用現況與展望。本演講介紹了目前MRI的臨床應用情況及未… Read More
  • 善用乳房專用型磁振造影 避免乳癌術後殘餘癌案例一: Y女士,58歲,先前在某大醫院做過0.6cm大小的右乳侵犯性乳管癌切除性切片手術。術後至我服務的醫院做超音波檢查,外科醫師懷疑之前的手術清除得不是很乾淨,似乎仍有殘餘癌,範圍在1.66x1.40x1.33 cm3左右,但因影像不是… Read More
  • Are You Dense? 您是屬於緻密乳房嗎?“乳房緻密度”是近來國際間對於乳癌篩檢的熱門話題,評估乳房組織的緻密度有助於建立個人化的乳房健康管理機制及建議其衍生的乳癌篩檢要領。乳房密度指的是纖維腺體組織在乳房內佔的相對值,可被基因、荷爾蒙、環境等多種因素影響。根據研究,婦女乳房密度&… Read More
  • 術前就要讓腫瘤無所遁形《乳房磁振造影適應症之術前評估篇》L女士,46歲,一個月前摸到左乳有硬塊,在門診做過了乳房X光攝影及超音波檢查,發現左乳有一顆腫瘤,經切片證實為惡性,而右乳的影像並未發現異常。正好我服務的乳房健康管理中心有一研究計畫,可讓剛診斷為乳癌之患者… Read More

0 comments: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