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5月21日 星期六

乳房專用型磁振造影有助於避免篩檢期間癌

最近有幸拜讀了本人學長--中華民國醫用超音波學會理事長陳訓徹醫師發表在聯合報的文章,深有感觸,故在此呼應陳醫師之精闢見解。

陳醫師指出:“乳房攝影最大好處是可看到鈣化點,而鈣化點又是早期(零期)乳癌的重要表現。對於某些生長較快、沒有鈣化點的腫瘤,在豐滿緻密乳腺或年輕女性身上,無法偵測出來,因此就有所謂的「篩檢期間癌」。”

篩檢期間癌指的是在得到正常的乳房攝影篩檢結果後,於下一次定期篩檢之前,也就是兩次篩檢期間被偵測出來的乳癌。包含了以下兩種情況:(一) 遺漏性篩檢期間癌 (missed interval cancers):指篩檢時就存在、但因技術性或判讀因素而未被偵測出的乳癌。大多由於病灶在乳房攝影上的表徵判讀有困難。(二) 真實性篩檢期間癌(true interval cancers):指篩檢時無法經乳房攝影偵測出來的乳癌。可能因病灶在篩檢時並未表現出來,或篩檢時已存在,但因以下幾種原因而無法被偵測:1. 乳小葉相關的病變2. 沒有微小鈣化3. 乳房組織較緻密4. 成長速度較快的新腫瘤。真實性篩檢期間癌約占所有篩檢期間癌的65%–75%。許多研究皆指出,一般來說,篩檢期間癌可能較篩檢時發現的乳癌更大,惡性程度較高,生長較快而預後差,且較可能波及淋巴。

在加拿大一項長達9年(1994年1月1日至2002年12月31日)的計畫中(發表於JNatl Cancer Inst 2011;103:1–9),研究人員調查了431,480位參與乳房攝影篩檢的50歲以上婦女後發現:篩檢期間癌通常被發現時已較晚期,病理上惡性程度也較高。尤其是真實性篩檢期間癌通常預後較不好,多為雌激素及黃體素受體陰性,且多為非乳腺管癌。研究結果也建議,應採取敏感度更高的篩檢儀器來偵測篩檢期間癌,並於乳房攝影外,結合更多不同儀器及篩檢方式,進行快速成長型腫瘤的早期偵測。

上述研究正好呼應了陳訓徹醫師之論點:“台灣乳癌好發年齡介於45至55歲,發生率約為千分之一點五,在此年齡層乳腺緻密,若乳癌組織沒有鈣化點,乳房攝影不易察覺,仍須借助於其他檢查,如超音波或核磁共振。參加乳房攝影篩檢時也可諮詢篩檢單位,是否因乳腺較緻密而使敏感度下降,若是,應尋求其他篩檢方法。”

陳醫師也建議大家:“如何做個聰明的受檢者?首先要「知己」,了解乳癌危險因子,如家族史、月經史、服藥史、手術史,搭配年齡、乳房大小、緻密與否,選擇篩檢工具;至於「知彼」,則是了解各種工具優劣,充分與醫師溝通,並慎選核可的醫院。”

我十分贊同陳醫師的看法,在了解了自身的乳癌危險因子後,屬於高危險群或以乳房攝影檢查效果有限之女性,建議配合其他檢查方式,如超音波或乳房專用磁振造影(也就是乳房核磁共振或乳房MRI),以減少篩檢期間癌發生的可能。尤其是敏感度較高的乳房專用磁振造影,更是杜絕篩檢期間癌的一大利器。雖然陳醫師提到“核磁共振敏感度高但較昂貴,且後續切片非每家醫院皆可進行,因此不能全面推廣。”但對高危險群的女性來說,這樣的投資還是可以考慮的,至少可以‘知己’,全面了解自己的乳房健康狀況,減少未知導致的焦慮。

乳房專用型磁振造影已改進了全身型磁振造影假陽性較高,及對小腫瘤鈣化點偵測不夠敏感的問題,它的掃描焦點集中於乳房,可同時掃描雙側乳房、胸壁及腋下淋巴組織,且解析度更高,還可進行功能性判讀,對腫瘤行為進行分析,因此,其對乳癌偵測的敏感度(Sensitivity)較全身型磁振造影、乳房超音波及乳房X光攝影更為優異,且掃描過程無輻射、無擠壓、掃描時間短、判讀準確度(Specificity)更是大幅改進。目前全台已有數間醫院設有乳房專用型磁振造影系統,除檢查外更可做磁振造影導引的定位及切片,且願意增設此項設備的全方位乳房中心也有逐漸增多的趨勢,相信可為高危險群婦女解決篩檢期間癌的困擾!



參考資料:

․ 中華民國醫用超音波學會理事長 陳訓徹醫師:乳癌篩檢 乳房攝影找出鈣化點。文章出處:聯合報2011.02.15刊登

․ Kirshet al.. Tumor Characteristics Associated With Mammographic Detection of BreastCancer in the Ontario Breast Screening Program. J Natl Cancer Inst 2011;103:1–9

Related Posts:

  • 文章轉載翻譯----該重新思考您的乳房篩檢策略了嗎?婦女朋友們應該都知道每年須做一次乳癌篩檢,但您可能不知道不同的篩檢儀器間有何差異,這衍生出了很重要的一個問題:怎樣的篩檢方式才能符合您的需求?乳癌篩檢指的是無症狀婦女所做的乳房檢查,目的是要達到乳癌的早期診斷,而早期偵測正是成功的乳癌治療及… Read More
  • 黃柏榮醫師在台視健康俱樂部節目開講了!黃柏榮醫師應邀參加台視健康俱樂部節目錄影,節目主題為乳癌與乳房相關資訊的衛教宣導,歡迎有興趣的朋友點撥觀看,相信可解決您不少的疑問! 若有任何乳房相關問題,歡迎致電黃醫師服務的耕莘乳房健康中心:(02)22199100、童綜合醫院乳房MRI… Read More
  • 以乳房專用磁振造影進行前置化療評估 成功進行保乳手術!在乳癌的治療中,前置化療指在手術前施予的化療. 其目的在於在手術前縮小腫瘤使手術能順利施行,並提高手術成功率,或藉以保有乳房組織可以直接重建,這樣的治療方式可以減少患者對身體外觀改變的衝擊,並增加患者對手術的接受度。但進行前置化療也有一些須… Read More
  • 婦人隆乳 意外發現罹患乳癌 黃醫師提醒: 定期檢查才是王道一名34歲婦人擁有令人稱羨的苗條身材,因希望有豐滿的上圍而進行隆乳手術,術前意外發現左側胸部有硬塊,隆乳後硬塊更明顯,經乳房專用磁振造影掃描檢查發現罹患乳癌,所幸及早發現、及早治療;近年來乳癌有年輕化趨勢,提醒女性愛美也要愛自己,別輕忽身體… Read More
  • Are You Dense? 您是屬於緻密乳房嗎?“乳房緻密度”是近來國際間對於乳癌篩檢的熱門話題,評估乳房組織的緻密度有助於建立個人化的乳房健康管理機制及建議其衍生的乳癌篩檢要領。乳房密度指的是纖維腺體組織在乳房內佔的相對值,可被基因、荷爾蒙、環境等多種因素影響。根據研究,婦女乳房密度&… Read More

0 comments:

張貼留言